《遊情》簡介 我喜歡路跑,很多時因為注意速度而忽略沿途的風景。在香港生活的人們,每日為生活營役,同樣地忽略了香港周圍的美景。《遊情》將以情為引,與大家遊歷香港的山水、歷史、生活軌跡。
北角海濱花園的特式就是與它平衡而走的東區走廊的天橋。
比起「錦田壁畫村」,「坪輋壁畫村」的壁畫較為集中,村內不同的設施都畫上壁畫。
我的路線:港鐵火炭站B出口 → 山尾街 → 穗禾路 → 黃竹洋街 → 蘋竹洋徑 → 交叉石脊 → 交叉石 → 麥理浩徑7段 → 鉛礦坳/大埔松仔園
工作的機構最近在元朗十八鄉路及大樹下西路交界,興建了一所可容納1,680名18至30歲在職青年入住的青年宿舍,名為「青年綠洲」。我選擇以「青年綠洲」作為中心點,以步行30分鐘內的距離,看看有什麼元朗的地標景點,可供觀賞。
今次我們的目的地是北區的邊境地帶 – 紅花嶺、蓮麻坑礦洞及麥景陶碉堡,是一條比較吃力及富挑戰性的路線,需要量力而為。
「前九龍寨城衙門」與寨城同於1847年建成,原為九龍司巡檢辦公地方,是一座三進兩院式的青磚建築。
九龍寨城公園南門遺蹟中兩塊石額,一塊刻著「九龍寨城」;另一塊刻有「南門」等字,作為九龍寨城正名及南門所在的位置的標示。
九龍城寨於1993年拆卸,於1995年於原地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三月份忙得不可開交,加上感染新冠,不得不在家休息,可是三月份是維園賞花、會議展覽中心觀賞 Art Basel 的月份,幸好最終都能趕及展覽的最後一日到場觀賞。
2017年,一位視覺科的老師獲「教師夢想基金」的資助,透過壁畫,以藝術創作,將互助互愛的精神帶入社區,經過一眾義工的群策群力下,將錦田村變成一條壁畫村。
我的路線:港鐵錦上路站 → 河背村 → 河背營地 → 香港青年協會有機農莊 → 河背水塘家樂徑 → 河背水塘瀑布 → 河背村 → 港鐵錦上路站
淺水灣泳灘長約292公尺,是香港島南區一個著名的遊客觀光熱點,亦是本地人消暑暢泳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