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遊踪 (六)
赤航、胡適、聖士提反書院
上回在法定古蹟 - 舊赤柱警署及二級歷史建築 - 赤柱郵政局打卡後,我們先向東頭灣道進發(即前往赤柱監獄的方向),一開始你便會見到歷史悠久的「香港航海學校」。此校是一所寄宿學校,創建於1946年,是全港唯一一間設有海事課程的中學,該校的中一學生必須修讀帆船、滑浪風帆和獨木舟項目,曾經孕育出不少亞運帆船代表。
![]() |
香港航海學校 |
![]() |
香港航海學校位於赤柱正灘的一端 |
![]() |
赤柱正灘 |
筆者曾於2月27日在《遊情》介紹 南區文學徑(淺水灣段),在赤柱東頭角道的路上,你會發現另一位南區文學徑主人翁 - 胡適先生的足蹟。
胡適是著名的文學家,提倡用白話文寫作,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物之一。1935年,胡適到香港大學接受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並獲時任文學院院長科士打接待,遍遊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和赤柱等地,登山觀海,留下深刻印象。他曾在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喝下午茶,並說「看海上的斜陽,風景特別清麗」,並頌讚赤柱的風景絕佳。
留港期間,胡適發表過五次演說,大力提倡白話文運動,亦談及不少有關香港教育的問題,更提出香港應成為中國在「南方的一個新文化中心」。
今次放在文學徑紀念胡適的藝術品是一個大型立體「井字遊戲」,一面印有赤柱的景色、一面印有胡適的文章節錄,設計者希望透過這些節錄讓遊人更了解胡適的作品。
![]() |
紀念胡適的大型立體「井字遊戲」 |
![]() |
「井字遊戲」印有胡適文章的節錄 |
欣賞過胡適的文章節錄,在南區文學徑的藝術品打過卡後,望過馬路對面,正是胡適喝過下午茶的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其書院大樓於2011年被評為法定古蹟,除了建築特色外,書院亦見證了日軍入侵香港的歷史。
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入侵香港,聖士提反書院的學校大樓被改作緊急軍事醫院。同年12月25日清晨,日軍攻入聖士提反書院,並大肆殺害書院內的傷兵及醫務人員,後稱之為「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日佔時期(1941至1945年),聖士提反書院連同鄰近的赤柱監獄守衛宿舍被用作赤柱拘留營。戰後,聖士提反書院於一九四七年重開。
聖士提反書院除了書院大樓外,有很多建築物都被評為二級或三級歷史建築,可惜學校日常的運作,未能照顧外來的參觀者,有興趣了解校內的歷史建築或認識日佔時期這段黑暗歷史,遊人只能期盼書院每年一度的開放日入內參觀。
現時書院大門有一塊紅色牌,上面寫着:「此處一帶在日佔期間用作赤柱集中營,數以千計平民被困。」,讓途人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 |
聖士提反書院東頭灣道二十二號的入口 |
![]() |
刻有日佔時期歷史的紅牌 |
交通資訊:
小巴:綠色專線小巴40、40X、52等
巴士:6、6A、6X、14、2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