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遊踪 (七)
香港懲教博物館
在南區文物徑的大型井字遊戲藝術品向赤柱監獄的方向繼續前行,不到兩、三分鐘便到達香港懲教博物館,逢星期二至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開放,免費入場。逢星期一(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初二休館。
1987年上影的《監獄風雲》,由發哥(周潤發)領銜主演,將監獄的生活狀況,戲劇性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可說是帶領先河,而電影主題曲〈友誼之光〉,由「肥媽」(Maria Cordero)唱到街知巷聞。今日要認識監獄的實況、懲教的理念,參觀香港懲教署博物館是最佳選擇。
香港懲教署博物館於2002年底正式開放供市民參觀。博物館樓高兩層,佔地約480平方米,設有10間展覽室、2間模擬囚室及1座模擬絞刑台,頂部還有一座模擬監獄瞭望台。10間展覽室的展覽內容包括:
1. 刑罰及監禁
2、3. 監獄歷史及發展
4. 監獄內貌
5. 職員制服、徽章及裝備
6. 越南船民
7. 自製武器及違禁品
8. 懲教與國家安全
9. 工業及職業訓練組
10. 本地及海外合作交流
![]() |
香港懲教博物館,頂部設有一座模擬監獄瞭望台 |
未進入博物館,你可先遊覽其花園,赤柱監獄的圍牆高18呎,厚18吋,以鋼筋三合土建成。這裡展示了幾幅從監獄拆卸下來的圍牆,以紀念赤柱監獄的發展歷史,供公眾人士參觀。
![]() |
赤柱監獄圍牆 |
圍牆附近有一個赤柱監獄銅鐘的複製品,是1937年啟用的火警鐘。時至今日,它仍然每天都被洗擦得光潔明亮。
![]() |
赤柱監獄銅鐘(複製品) |
遊覽完外面的花園,你可進入博物館內欣賞各項展品,包括很多珍貴的歷史圖片。吸引筆者的有幾個實物展示,包括懲罰犯人的刑具。照片中間的是男性罪犯接受笞刑的刑具,執法人員會使用直徑八份之五吋,長四呎的粗籐施刑。
![]() |
懲罰犯人的刑具(中間的少年犯的施刑則使用直徑八份之三吋,長三呎的幼籐。時至1990年這條體罰條例已被廢除。) |
![]() |
前勞役中心及教導所之笞刑刑具 |
另一件懲罰工具名為「曲軸」。根據1900年4月7日的監獄規則所載,這是懲罰犯人的苦工之一種。犯人可能需要每日攪動曲軸一萬二千五百轉(十二磅重)或每日攪動曲軸一萬零五百轉(十二磅重)。
![]() |
曲軸 |
二樓是兩間模擬囚室,最特別的是一所模擬絞型台。罪犯接受絞刑,又俗稱為「度頸」,何解?原來以前執行死刑的監獄職員,需要在行刑之前,量度死囚的身高及體重,再跟據監獄內「死亡手冊」上所載的方程式,計算出行刑的繩索要垂多長在空中,以及決定繩圈的大小,繩結的結法。照片左邊展示的兩把尺,就是當年在赤柱監獄內用來量度死囚身高的度頭尺。
![]() |
模擬囚室 |
![]() |
模擬囚室 |
![]() |
模擬絞型台 |
交通資訊:
小巴:綠色專線小巴40
巴士:6、6X、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