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石頭記 (二)
梅子林篇

遊人喜歡遍尋山野海岸的奇形怪石,除了考驗個人的體力及想像力之外,亦受圖騰文化的影響,所謂圖騰,是指原始時代人們將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當作自己的保護神,更甚者,還會認為能獲得它們的超人力量。因此人們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它們。曾幾何時,獅子山就成為香港精神的代表,姻緣石就成為男女尋求美滿姻緣的膜拜圖騰。

沙田馬鞍山的梅子林有一塊圖騰怪石 – 陽元石,成為遊客打卡必到之處。有別於〈石頭記 – 長洲篇〉,長洲找奇石,大部份奇石集中於「小長城」,路徑易行;要在梅子林、女婆山一帶找分散的奇石,遊人需要相當體力才能如願以償。

我的尋石之旅就由馬鞍山的富安花園開始。起步點在梅子林路的「梅林洞天」,它有另一個名稱是「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 – 社區聯絡中心」。這裡擺放了一張非常有特色的椅子,可說是「未見奇石,先見奇椅」,它的形態是依照馬鞍山的地勢,採用了數碼參數化設計,並由40片木槐組成。木塊經串連後再安放於代表岩洞的岩塊上,喻意樹下有岩洞。

梅林洞天

 

依照馬鞍山山脊而設計的木椅

 

走到梅子林路的盡頭轉右開始上山,這段路正是「梅花古道」,由梅子林往返花心坑。去到花心坑的路牌,右手邊有條山路上山,向這方向上山,陽元石便呈現在你的眼前。那時我不其然地哼著譚詠麟於1984年發表的《傲骨》:「自信他朝一柱擎天,沒法屈膝在苦困前」

陽元石

 

哼著《傲骨》,望著陽元石,就有如圖騰令予力量,起步前往女婆山,沿途見到架在石縫中「梅鑽石」、一堆貌似亂石,實質隱藏著的「老鼠石」,以及如果在高空拍攝便看到的「豆腐石」。

梅鑽石

 

老鼠石(有字的那塊石頭是老鼠石)

 

終於到達海拔399米的女婆山,此山的土名為「雷婆山」,相傳因沙田一帶的雷電多起於此山而得名。

女婆山(海拔399米)

 

在女婆山的標高柱打卡後,便下山向馬鞍山石門的方向走,留意左手邊,遠處你會見到「魚簍石」,Google地圖上的名稱是「三簍石」,但一般人都認為它貌似古時的魚簍,上面的小石正是魚簍的蓋,所以稱之為「魚簍石」。除了奇石外,沿途下山,你可遠眺沙田馬場及港鐵石門站,亦是是次行程的終點。

魚簍石

 

馬場

 

石門站

 

是次旅程的最後一堆石群名為「三兄弟石」,走不多遠,就會見到夾在石縫的「心形石」,接著直落亞公角街,梅子林尋石之旅就此結束。

三兄弟石

 

心形石

 

由「三兄弟石」下山至亞公角街完成行程

 

交通資訊:

巴士:85K由港鐵沙田站至富安花園(其他往富安花園的巴士均可)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