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淺談記憶法(六)
記憶與睡眠

你或你的孩子習慣在一天的哪個時分溫習?早上?下午?睡前?

我讀書時的習慣是,盡可能在早上剛醒來時溫習。因為剛睡醒時,人比較精神,集中力比較強。但後來,我在大學讀了心理學的課程後,才知道原來睡前也是溫習的好時間。

原來在睡眠時,人的大腦並不是不工作,而是在處理另一些白天不會處理的工作!在睡眠時,大腦主要處理兩項工作:一,給細胞再充電和清理細胞裡的廢物;二,把白天工作或學習時所得到的訊息做整理,重要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技能會從暫存區被移至長期記憶區。

一個成年人每次睡眠需要約7-8小時。其中,大腦其實約80%-85%的時間還在繼續處理白天的事件。例如把白天工作或學習時所得到的訊息做整理,重要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技能會從暫存區被移至長期記憶區。相對的,大腦認為不重要的記憶就會把它從暫存區清除。

因此,睡眠時我們看似什麼都沒做,但其實大腦卻幫我們鞏固和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其他15%-20%的睡覺時間裡,大腦會清除清醒時腦細胞代謝產出的廢物。因此,長期睡不足夠(每天6小時以下),大腦便無法清除這些廢物,長期下來這些廢物的累積就可能會影響腦部的正常功能。有研究指出,長期缺乏睡眠會提升患阿茲海默症(即俗稱老人癡呆)的風
險。

睡前的九十分鐘與起床後的九十分鐘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各位要以此安排你或孩子的學習時間表啊! 

 



關於作者 Daniel Sir (資深補習導師)
定期為各位分享教育、親子等資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