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山頂系列(一)
山頂行大運

中秋已過,陽光底下已沒有灼熱的感覺,間中還有幾陣涼風輕拂,意味著秋高氣爽的行山季節已經來臨,加上重陽節臨近,一連幾集的「山裡走走系列」會先帶大家做個暖身,揀了一條一家老少都適合的行山路線 – 山頂,由盧吉道出發的「爐峰自然步道」結合夏力道走一圈,這就是俗稱「山頂行大運」的路線。

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離逝,勾起不少人對她過往事蹟的懷緬,在「舊山頂餐廳」的二級歷史建築旁邊,就佇立了一個鑄了伊利莎伯二世皇朝徽號(ERII)的郵筒,現存的同類郵筒,在香港已不超過50個。

英女皇

 

在盧吉道的旁邊就是山頂的地標之一:凌霄閣,緊連著的就是山頂纜車站,遊人可靜候觀看纜車進站的情景。

山頂纜車站
 
凌霄閣、山頂纜車站、纜車路軌
 
盧吉道是以港英政府第十四任港督Sir Frederick Lugard命名,於1913至1914年間興建,特別採用棧道的建築方法:在峭壁下面鑿石立樁為橋柱,然後在上面架橋為路,是香港境內唯一的棧道。
盧吉道的棧道
 

由細至大,去了山頂多次,只知道這裡名叫「太平山」,但為何有此名稱?在沿路的資訊展示牌中便有介紹。「太平山」原名「硬頭山」,是港島區的主峰,相傳是因著名海盜張保仔於19世紀初向官軍投誠後,港島的漁民以為從此太平無事,便改稱其為「太平山」。但為何又稱為「盧峰」,原因是涉及另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紅香爐從遠地漂至銅鑼灣天后廟前的沙灘。村民認為此乃天后顯靈,於是將紅香爐移至廟前供奉,並稱廟前的海灣為「紅香爐港」,後來更逐漸成為全島的總名。嘉慶年間,清廷於港島北岸增設「紅香爐汛」(汛為防兵駐地),「紅香爐」一名得以進一步確立。因此,「紅香爐港」的主峰就稱之為「爐峰」。

這段「爐峰自然步道」,路旁一些由三合土建造而成的座椅,是盧吉道興建時的產物,是盧吉道的歷史見證。

盧吉道初建時的座椅

 

此外,沿路遊人會見到一些外型奇特的樹木,氣根繁盛生長,插入泥土中吸收養份,逐漸變得粗壯,成為支撐整棵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就是印度橡樹,最高可達15米。

印度橡樹

 

盧吉道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歷史建築。就從一起步的盧吉道1號,就是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山頂纜車有限公司」辦事處(可重溫9月7日的《山頂、薄扶林水塘郊遊樂》)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

 

對面的35號,就是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爐峰峽電力分站」,由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在 1928 年興建,並用作職工宿舍,見證了香港電力供應的發展。

爐峰峽電力分站

 

在35號旁邊的梯級向下走,一邊是舊山頂道休憩花園,另一邊就是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山頂倉庫,位於舊山頂道 102 號,倉庫約建於 1903 年,原為山頂轎夫住所及休息室,後用作水務署的寫字樓、工作間和倉庫,主要用作存放緊急設備的倉庫和山頂區辦事處的職員宿舍。

山頂倉庫及舊山頂道休憩花園

 

到達高西郊遊區的休憩處,向左邊繼續沿夏力道前行,多走15分鐘左右,就會看到這段路的最後一個景點:「盧吉飛瀑」,很快便行完大運,回到山頂廣場。

高西郊遊區

 

盧吉飛瀑

 

 

交通資訊:
山頂纜車
巴士:新巴15號,由中環至山頂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