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荷李活道(三)
上回介紹在荷李活道及嘉咸街有一幅由本地塗雅藝術家Alex Croft創作大型壁畫,內容是九龍城寨的唐樓,充滿懷舊風。原來對面的一條小巷還有一幅英國著名街頭藝術家Dan Kitchener的作品,在霓虹燈影照下的雨夜街頭,充滿雨中的浪漫風,小巷的梯級再往下走,便會見到風格迥異的日本藝妓壁畫。
![]() |
嘉咸街壁畫:霓虹燈下的雨夜 |
![]() |
嘉咸街壁畫:日本藝妓 |
再繼續向前走,在荷李活道與伊利近街交界有一幅壁畫,是一間韓式炸雞餐廳的打卡點。要完整地看到這幅壁畫,就要「夾啱時辰」,因旁邊的大排檔一旦營業,就會阻擋整幅壁畫。
![]() |
伊利近街壁畫 |
再向前走,就是荷李活道與鴨巴甸街交界,鴨巴甸街有幾個歷史建築及歷史文化的景點。首先,在路口的正是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Police Married Quarters),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顯示,這個宿舍的歷史可追溯至1951年,當年是用作華裔警員宿舍,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並於2014年活化成現時的元創坊(PMQ)。
![]() |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Police Married Quarters),現為元創坊(PMQ) |
再沿鴨巴甸街往上走,近士丹頓街的交界,有一個於1918年建成現已停用的地下公廁,現時還保留樓梯旁有裝飾性的護牆,於2011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
鴨巴甸街與士丹頓街交界的地下公廁 |
回到荷李活道與鴨巴甸街的交界,有一塊門牌放在路邊,它是孫中山古跡徑的第十站: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香港西醫書院舊址。這是孫中山先生於1887年到香港習醫的地方,1912年香港西醫書院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醫學院。
![]() |
孫中山古跡徑的第十站: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香港西醫書院舊址 |
再沿鴨巴甸街往下走,留意旁邊有一個小巷入口,這裡就是晚清革命家楊衢雲遭清廷派人暗殺的地方:百子里,於2011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現成為百子里公園。詳細的介紹可參閱2022年3月31日的《百子里公園懷古》。
![]() |
鴨巴甸街百子里公園入口 |
再次回到荷李活道,在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的護牆榕樹下,有一個藝術創作,標示著這裡的歷史。宿舍所在的前身,於1884年是中央書院的校舍,而1889年及1894年分別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及皇仁書院。及後,皇仁書院於1950年搬遷至銅鑼灣道、維多利亞公園對面的現址,這裡便成為已婚警察宿舍。這個藝術創作由兩種物料創作而成,一面是鏡面,可見到年青的孫中山昂首踏步的形象。另一面是木面,可見到一條代表炎黃子孫的龍,這裡亦是孫中山古跡徑的第九站。
![]() |
孫中山古跡徑的第九站:昂首踏步的年青孫中山 |
![]() |
孫中山古跡徑的第九站:代表炎黃子孫的龍 |
交通資訊:
港鐵:中環站D2出口,出皇后大道中向上環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