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城韻
書法中的詩舞畫樂
讀中三那年參加「愛丁堡獎勵計劃」(回歸後改名為「青年獎勵計劃」),其中的「技能科」,需要參加者選擇一項至少為期三個月的興趣技能學習,那時我選擇了學習書法。還記得老師是一位老人家,他寫書法時要扎穩馬步,聚精會神才落筆,經歷幾個月的訓練,我在書法中找到內心平靜及專注。
香港藝術館於2022年7月22日開始舉行一個名為《漢字城韻 – 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在策展人的引言中為「書法」兩字作了一個拆解:「書,文字的書寫;法,對文字及書寫方法的規範。」
展覽分開幾個部分,包括「書勢/舞.武」、「書韻/樂.聲」、「書意/詩.文」、「書象/畫.圖」,最後以「書法/未來」作結。正是將文字的書寫,與詩、舞、畫、樂等不同藝術展現手法融合,擴闊了書法藝術對文字及書寫方法的規範。
![]() |
《漢字城韻 – 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 |
書勢/舞.武
之前學書法,看到老師用「吊筆」的方式將筆蘸上墨,再在紙上運筆自如地書寫,就正如一個舞者在舞台上展現精湛的舞蹈,彼此都著重節奏及律動。展覽的第一個場景就是幾幅懸掛的書法及懸掛的屏幕,而屏幕中展示舞者優美的舞姿,帶給觀眾欣賞書法新的感受。
![]() |
葉愷的「登樓 」、徐沛之的「弄清影」、杜其章的「雲龍風虎」與舞者影像的融合 |
書韻/樂.聲
書法家運筆時的手腕講求有節奏地將一字一語及當時的心境寫下,第二個場景其中一幅展品正是書法家徐沛之以草書寫下黃偉文填寫的《陀飛輪》歌詞,引領觀眾感受在草書下的《陀飛輪》不一樣的律動。我建議大家在觀賞時帶著耳塞用手機播放《陀飛輪》的MV,你會有新的體會。
![]() |
徐沛之草書黃偉文《陀飛輪》 |
書意/詩.文
詩、文透過書法將情感躍然於紙上。第三個場景有一個玻璃櫃,內裡放著陶淵明的《歸去來辭》。這是我讀中國文學時最喜歡背誦的古文之一,當中的「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作非」,確實是人生成長階段必須有的感悟。
![]() |
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
書象/畫.圖
古代的甲骨文以物象構成字形,所以可以說書法兼融了圖像藝術。一進入第四個場景,就看見靳埭強的《墨化》,後面有姜丕中、萬青屴及馮明秋的「書畫」作品,旁邊的是郭孟浩的《蛙賓臨九八》,這些作品既是書法,亦是繪畫。
![]() |
靳埭強的《墨化》,是書意,也是畫意 |
![]() |
姜丕中的《漁竿不是釣虛名》、萬青屴的《侵權》及馮明秋的書法篆刻圖像 |
![]() |
郭孟浩的《蛙賓臨九八》,是書法,也是繪畫 |
展覽的最後,以又一山人(黃炳培)《色即是空》的短片作結,展示書法的未來不單可與詩、舞、畫、樂等藝術平台融合,還可進一步思考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對藝術展現又會有什麼啟示。
交通資訊:
港鐵:尖沙咀站E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