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鯉魚門、天后宮、石礦場遺址

香港人喜歡食海鮮,除了西貢及屯門三聖邨外,鯉魚門亦是港人及遊客的熱門選擇。在地圖上鯉魚門其實是海峽的名稱,是維多利亞港東面的入口,而我們熟悉的鯉魚門海鮮街其實是三家村,相傳由葉氐、曾氐和張氐三姓人建村,故名「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這裡有三家村避風塘,亦有三家村碼頭,每日有船到西灣河(鯉景灣),周六、日更有船到東龍島。

三家村避風塘及鯉魚門牌坊一景

 

穿過鯉魚門海鮮街,遊客便來到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不時會舉辦一些藝術活動、體驗工作坊及展覽。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再向前走,在鯉魚門休憩花園旁有路直出海邊石灘,退潮時可到仍在運作的鯉魚門燈塔打卡。這座燈塔於1902年設立,為往來鯉魚門海峽的船隻照明及導航。

鯉魚門燈塔

 

遊覽完燈塔繼續直行便到馬環村。傳統的鄉村,村口均會種有大樹,讓村民乘涼,述說鄉村的故事。馬環村亦不例外,村口有一棵老榕樹,枝葉茂盛,十多年前命名為心願樹,吸引遊客在這裡祈福打卡。

馬環村心願樹

 

馬環村內沿途畫有壁畫,為鄉村增添文化藝術的點綴。繼續沿海邊前行,便看到刻字的巨石橫臥路旁,遊客便到了於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 年)興建的天后宮,其後於 1953 年重建。2010年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這裡的香火都頗為鼎盛。

馬環村壁畫

 

馬環村壁畫

 

馬環村壁畫

 

建於海旁的天后宮

 

路旁刻字的巨石

 

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天后宮

 

天后宮後面亦有很多潮石,遊客亦喜愛在這裡拍照留念。打卡後可經後面的馬背村向鯉魚門石礦場進發。根據古物及古蹟辦事處的資料顯示,自十八世紀起,九龍的鯉魚門、牛頭角、茜草灣及茶果嶺的村落因出產石材聞名, 合稱「四山」。政府在1904年刊憲批准鯉魚門石礦場營業,但因牌照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滿,石礦場停運。現存鯉魚門舊石礦場建築包括石建碼頭、石屋、打石機器 的底座、石牆及混凝土建築等建構物,2015年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天后宮後的潮石

 

鯉魚門石礦場遺址

 

鯉魚門石礦場遺址

 

鯉魚門石礦場遺址

 

鯉魚門石礦場遺址

 

這段郊遊路線相對易行,一個多小時便能完成,但留意大部分的路段都沒有遮蔽的地方,夏日陽光猛烈,要做好防曬的準備。

 

 

交通資訊:

港鐵:港鐵油塘站A2出口,沿茶果嶺道往鯉魚門方向步行約10分鐘

紅色小巴:觀塘裕民坊至鯉魚門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