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城門戰地遺蹟徑

上次帶大家由城門水塘出發,經主壩到針山及草山,落鉛礦凹到大埔,在主壩一覽歷史古蹟,包括城門水塘紀念碑、主壩的鐵橋、水掣房及鐘形溢流口(可參閱《遊情》3月21日的〈城門主壩上針草〉)。今日帶大家遊覽城門水塘另外兩個重要景點:水畔千層及城門碉堡,我們就從小巴站旁的樓梯畫出發。

城門水塘小巴站旁的樓梯畫

 

由樓梯畫出發行了一段菠蘿壩自然教育徑,沿途你可看到水塘的景色,遇著風平浪靜及天朗氣清時,不難看到水平如鏡的水面及雲與山的倒影,可媲美流水嚮水塘的「天空之鏡」。

城門水塘的「天空之鏡」

 

走回主徑不久,便到達「白千層」的植林區。路的兩旁平排種植了十多米高的「白千層」,令我想起,以前看《神鵰俠侶》,楊過由少年長大成青年時,在古墓外的樹林,以捕雀的方式練習古墓派的輕功,在樹頂飛來飛去的畫面。「白千層」的樹皮厚而鬆軟,一層一層如薄紙般包裹著樹幹,狀似剝落,因而得名。

白千層步道

 

步道旁有一條小路,現時已豎立了「水畔千層」的指示牌,是通往水塘邊觀賞「白千層」的地方。不同的季節,你觀賞到的「白千層」景色是不一樣的,冬季及春季時,因水塘的儲水量較少,水位偏底,你觀賞的「白千層」不是它的樹身或樹形,而是觀賞它的外露樹根;如在夏天雨季,你要觀賞的便是水浸「白千層」的美景。

「水畔千層」的指示牌

 

水塘邊的「白千層」樹叢

 

「白千層」外露的樹根

 

水浸「白千層」

 

觀賞完「白千層」種植區,繼續沿主徑向主壩方向,往「享逸台」進發。「享逸台」是一個小山丘,這裡有涼亭讓遊人歇息。此外,亦可俯瞰水塘及仰望大帽山的景色。稍歇後便沿小路落山,沿城門畔塘徑回主壩。

往「水塘 – 主壩」方向繼續行

 

「享逸台」指示牌

 

「享逸台」位處的小山丘

 

「享逸台」可遠望大帽山

 

在主壩回小巴站途中有一個燒烤場及公厠,這裡有一個「城門戰地遺跡徑」指示牌,你可從麥理浩徑第六段出發上山尋找城門碉堡的遺蹟,不多久便可見到「城門戰地遺跡徑」的介紹石柱,上面有QR Code,你可掃苗觀看。有些石柱指明「已損毀的隧道」,請不要內進,以免發生危險。

「城門戰地遺跡徑」指示牌

 

麥理浩徑第六段

 

據這裡的介紹,城門碉堡主要是佔地12英畝(對在十進制成長的一代應不知道有多大),用現今的面積計算方式,即0.05平方公里(48,562平方米)。是位於走私坳/孖指徑北部地下的軍事重地,碉堡橫跨葵青和沙田兩區。原先設計碉堡,是為興建一個由隧道、觀測台及機槍堡組成的防禦網,以捍衛九龍地區最薄弱的陸路防線。城門碉堡是醉酒灣防線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醉酒灣防線是指一條建於1930年代中的防線,全長18公里,由多個塹壕、機槍堡及地堡組成。在二次大戰時,英軍嘗試以此阻截從北面入侵的日軍,可惜因守軍兵力薄弱,數小時便被日軍攻陷。現時的遺蹟,緊屬一小部分,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查寧坊(Charing Cross)(左邊)及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右邊)隧道出入口

 

「城門戰地遺跡徑」比較完整保存的是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你可選擇進入此巷進行探索及感受一下昔日軍旅行軍的狀況。現存的隧道長約200米,除了近出入口有微光外,內裡漆黑一片,你可摸著牆壁而行,亦可自備照明工具,例如電筒或頭燈,近出入口有樓梯,小心碰頭。舒佛畢利巷的另一端出口旁邊是另一條隧道麗晶街(Regent Street)。

遊覽完城門碉堡的古蹟後可沿路折返公厠及小巴站回荃灣。

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有梯級的入口

 

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隧道內的通道

 

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有梯級的出口

 

隧道出入口:麗晶街(Regent Street)(左);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右)

 

軍事座標

 

 

交通資訊:

綠色專線小巴:82M(荃灣兆和街至城門水塘)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