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 (一)
長洲篇
長洲除了搶包山、飄色巡遊、張保仔洞外,還有近年很多人喜歡去的「小長城」。「小長城」是長洲東面的一條遠足徑,長約850米,因欄杆全都是石造,看了來像「萬里長城」,因而得名。「小長城」沿途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合稱為「十六肖石頭」,包括:饅頭石、叮噹石、金鷹石、花瓶石、毒蛇石、山羊石、人頭石、睡鶴石、骷髏頭、大象石、老鼠石、卧貓石、玉璽石、駱駝石、殭屍石、烏龜石,是遊人的打卡熱點。今日就讓我帶大家登「長城」,尋石頭吧!
出長洲碼頭右邊有一個歡迎遊客蒞臨的標誌。標誌的對面是東灣路。沿東灣路進入,經東灣商業廣場,直出東灣轉右,沿海邊經過長洲青年中心、酒店、長洲滑浪風帆中心、觀音灣海灘,便到「小長城」的入口,這裡有一指示牌,列出「十六肖石頭」的名稱及地圖的位置,方便遊客按圖索驥。
![]() |
長洲碼頭旁邊的「歡迎標誌」 |
![]() |
東灣商業廣場 |
![]() |
滑浪風帆第一灘 |
![]() |
小長城入口 |
![]() |
小長城路段 |
沿「小長城」的石路上山,沒多久就到「芝麻坑觀景臺」,旁邊有一條小路到海邊的「觀音灣觀景臺」,觀賞第一個置於海中的奇石:「饅頭石」
![]() |
芝麻坑觀景臺 |
![]() |
饅頭石 |
觀賞完饅頭石及東灣、大嶼山的景色後,沿路回「芝麻坑觀景臺」,繼續向前行,很快你會見到「小長城」的人氣石:花瓶石及叮噹石。有很多人以為「叮噹石」與某本漫畫有關,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其實它的樣貌似搖鈴,其名稱可能取自搖鈴「叮叮噹噹」的聲響。
在「小長城」的石路旁,有一條小路到花瓶石,石內有縫隙可供穿越,入內別有洞天,可看見一顆仿似空降的鑽石夾在兩石之間。
![]() |
花瓶石 |
![]() |
花瓶石內的空降天鑽 |
![]() |
叮噹石 |
離開花瓶石再沿「小長城」向前走,你可在右邊山上看到大象石,就如一隻大象在山上走過的模樣。
![]() |
大象石 |
再向前行,你會見到一個貌似骷髏頭的石,石邊有一條小路,很多人都會錯過,進內你會見到這個骷髏頭的另一面,酷似人臉的「人臉石」,一塊石頭,兩個模樣,這是「觀點與角度」的最佳教材之一。
![]() |
骷髏頭石 |
![]() |
人臉石 |
來到「小長城」的盡頭,亦是長洲最東的一點,你會見到「玉璽石」。「小長城雖短,但都挑戰大家的想像力。為方便遊客尋石,沿路都設有奇石的指示牌,讓你知道奇石就在你附近。這段旅程約2小時,適合一家大小遊覽,回程可經花屏路及長洲山頂道回碼頭。
![]() |
玉璽石 |
交通資訊:
渡輪:中環5號渡輪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