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甚麼是興趣?

為孩子培養興趣,是個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學琴操水玩劍擊,難在讓孩子真正喜歡。最常出現的畫面,是父母歡歡喜喜報了個興趣課程,孩子一聽見就皺眉頭,嘟著咀說「沒興趣」。
  
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課程對他來說,「不吸引」。
  
但是,「不吸引」跟「沒興趣」,是兩回事。「吸引」很簡單,不過是能否攫取孩子的注目和玩心而已。
  
「興趣」,則深奧得多。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目前的興趣,有哪個是一開始就非常沉迷的?在接觸過後,認識了很投契的伙伴,令初次的接觸不至難受,及後更因為不服輸,或是覺得自己做得不錯,於是有了勝過他人的欲望,甚至超越了勝負的概念,單純希望將眼前的事情盡善盡美,從這些事情中有了「伙伴」及「成就感」,於是更覺得值得做下去了。所謂的「有趣」,應該是這樣從內在裡相輔相成的事情。
  
明朝的張岱在《陶庵夢憶》裡寫道:「人無癖不可與交」。一個人若然沒有興趣與嗜好,沒有喜歡的玩藝,便不值得交往了,因為「以其無深情也」。見微知著,沒有深入細緻情感的人,也不會是個慎始慎終的人。能從繁擾的浮世裡找到令自己快樂的東西,並不容易,能找到值得自己投入的事情,更加彌足珍貴。所以,父母們不用氣餒,慢慢讓孩子找出他認為值得投入的興趣吧。

 

 

 

關於作者 潘以安
中文碩士
前DBC數碼電台監製、節目主持、專欄作家,資深演講導師、企業形象顧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