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美荷樓 (二)

上回提到一場大火,衍生了香港最早期的公共屋邨 - 石硤尾邨,其中的美荷樓經過幾次翻新後變成現時的活化古蹟計劃,成為青年宿舍。當中設有一個「美荷樓生活館」,不單介紹了美荷樓的演變,還展現當時六、七十年代的民間生活狀況。

「美荷樓生活館」分兩層,一入去便見到仿製鐵閘的裝飾,入內一幅大型壁畫描繪了石硤尾邨居民的生活縮影,有徙置區的特色天台學校,有涼茶舖、理髮店、大排檔、雜貨店等各式各樣的商店、有戲院、有兒童遊樂設施,還有60年代制水時的情境

「美荷樓生活館」的入口

 

反映石硤尾邨居民生活的大型壁畫
 

「美荷樓生活館」的底層,佈置了不同的生活場景,筆者於深水埗長大,館內每一個佈置場景,都勾起了不少童年回憶。

各式各樣店舖的場景擺設
 

以往的街市,攤檔就擺放在大街上,一般而言,肉檔、雞檔、魚檔等都在「騎樓」舖,即行人路上的商舖,而菜檔一般都在兩旁的街邊。還記得電影《國產凌凌漆》,妓女跑到街邊豬肉檔,向帶著「憂鬱的眼神,唏噓的鬚根」,手持一杯 Dry Martine,由周星馳飾演的「豬肉佬」,去追「過夜數」,而「豬肉佬」以豬肉抵數的一幕嗎?在六、七十年代去街市買餸,一般都會帶一個用藤織的「買餸籃」或「菜籃」,去肉檔買豬肉,一塊塊豬肉會掛在肉檔內,師傅會將顧客所需要的豬肉直接割下,再用紙包好,再用「咸水草」綁好給顧客(如上述電影一樣),顧客便放入「買餸籃」,如以今日的環保標準來說,是非常環保。

 

肉檔菜檔場景
 

在肉檔場景打卡後,可到另一邊的大牌檔場景繼續參觀。六、七十年代的大牌檔是基層市民飯堂,一般置於路邊。根據早年小販牌照政策,固定的攤檔會獲發「大牌」,流動小販則會獲發「細牌」,因此,這些嘔邊食肆便叩「大牌檔」;此外,由於一個個食檔沿呴邊排着,因此又叫「大排檔」。由於自70年代開始,政府已不再發栴關牌照,因此,有名氣的路邊「大排檔」多已逐漸轉入店舖內經營,但由於「大排檔」的小炒,一般以「鑊氣」見稱,所以會繼續標榜着大牌檔的炒風,甚至將店名直接稱為「XX大排檔」,以召來客。

 

大排檔場景

 

交通資訊:

港鐵:深水埗港鐵站D2出口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