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羽絨的保暖之道

踏入12月,天氣真的冷起來,藏在衣櫃的厚衣終於要出動了,而深得人心的禦寒恩物,相信非輕盈且保暖的羽絨莫屬。

羽絨的誕生可追溯至1936年,當時的美國探險家艾迪·鮑爾(Eddie Bauer)於一年前的寒冬釣魚之旅患上低溫症而險些喪命,令他明白到禦寒衣物的重要,於是設計了一款特別保溫的外套,將羽絨放進縫線的布料內,稱之為Skyliner。

經過多年的發展,羽絨外套已成了功能與時尚兼備的冬裝,不但款式多變,而且即使是日常便裝亦可以有登峰造極的禦寒力,那麼到底羽絨是如何達至保暖的效果呢?

羽絨主要是指鵝或鴨腹部及翅膀下的幼毛,而它是非常好的絕緣體,藏在布料內能形成空隙,阻隔體溫散逸,將暖空氣保留,即使外面再寒冷,也能保持衣裡溫暖。

一件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取決於其含絨量、充絨量和蓬鬆度。

含絨量是指羽絨佔整件羽絨服的比例,沒錯,羽絨服內並非全是羽絨,而是混合了羽絨與羽毛,由於全是羽絨,不夠蓬鬆,反而會削弱其隔溫力,含絨量一般為50%以上就已具備良好的保暖性能。

充絨量則是羽絨及羽毛的總重量,以一件短身的外套為例,充絨量要有130克或以上,才可達至理想的保溫效果。

蓬鬆度直接影響羽絨服保留暖空氣的能力,一般500左右就能應付香港的冬季;要是到會下雪的地方,蓬鬆度就要900或以上才足以保暖了。

天氣冷了,我們會為身體添加羽絨;遇上冷言冷語、遭人冷眼潑冷水,我們也不必一一接收,適時為心靈披上「羽絨」,阻隔外來的寒氣,保存自己對生命和喜愛人事物的熱誠和溫度,堅持實踐志願,才有機會踏上屬於自己的時裝天橋,自信地走一場貓步騷。

 

關於作者 CK
多媒體創作人,「過好生活系」研習生,喜歡以文字、音樂、影像記錄所思所想,冀望有你共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