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我們經常聽人說不要「自設框框」,限制了個人的發展;甚至要「跳出框框」,才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就如跳出「IMPOSSIBLE」的字型規律,加上撇號,便可變成「I’M POSSIBLE」。

我由小至大近視度數都很深,只能自設兩個「框框」放在眼上幫我清晰看世界。我不喜歡水上活動,因沒有眼鏡的世界是一片模糊,因此,「框框」有時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那時應有「框框」,那時應「跳出框框」,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在「框框」內外看事物有何分別,熟優熟劣。

 

 

無可否認,不設「框框」,你獲得的資訊豐富很多,相對較全面。但在今時今日,資訊繁多及雜亂紛陳的情況下,「框框」可幫我們篩走多餘的資訊,令我們更能聚焦,但與此同時,我們亦需要明白不同的「框框」會幫我們篩走不同的資訊,就如我們配帶不同的眼鏡便可看到不一樣的事物,比如帶了近視鏡,便能將遠的事物看得清晰一點,帶了老花鏡就能將近的事物看得清晰一點,帶了稜鏡,就能將雙重影像的問題消除。當明白什麼「框框」會帶來什麼的視角,便可自由選擇什麼時候用什麼「框框」,多換幾個「框框」,你便不會被單一「框框」所綁架。

「框」內看到的事物

 

沒有「框」的「世界」是不一樣

 

人有一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習慣,總喜歡將自己的「框框」套在別人身上。你可能會聽過上司或朋友跟你說:「不要安於現狀,要跳出舒適圈(Comfort Zone)」,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在「舒適圈」這個「框框」下,你是沒有進步。戰國時代,莊子與惠施有一場廣為傳誦的對辯,惠施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回應:「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對這場辯論的理解是:兩人提出了一個相同及非常有建設性的論點,就是你可否跳進我的框內,先了解我的想法、經歷、體會,才下結論呢!因此,當規勸別人「跳出舒適圈」時,請先跳入別人的「舒適圈」作深層的了解,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