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有沒有試過做一件事,全情投入,進入忘我境界,心情振奮愉悅,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流逝呢?
正向心理學稱這種狀態為「心流」(Flow),認為是將專注力發揮至淋漓盡致的「最佳體驗」。
![]() |
「心流」如心中的流水般,涓流不息 |
提出「心流」理論的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經常進入心流能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加強對目標的堅持,並培養出更積極的心態。
動畫電影《靈魂奇遇記》(Soul)中,熱愛騷靈音樂的祖在彈奏鋼琴時,會與音樂融為一體,忘卻周遭一切,沉醉其中,神馳奔往名為領域(The zone)的地方,靈魂飄浮在平空,處於一種精神與身體分合之間的狀態,這一幕便將「心流」具象化地呈現了出來。
![]() |
《靈魂奇遇記》中祖彈奏騷靈樂曲時進入「心流」的狀態(網絡圖片) |
那麼,怎樣才能進入「心流」呢?
米哈里經過研究卓越藝術家、運動員和科學家進行活動時的情形,歸納出「心流」的特徵,簡述如下 :
・清晰而具挑戰的目標
煮一道菜、畫一幅畫、演奏一首樂曲、砌一具模型、跑一場比賽等,都是知道終點而且需要一定能力才可完成的事,可按個人興趣而選擇。當目標太大,也可分拆成小目標,分階段完成。
・難度與技巧取得平衡
太難而技巧不足以完成的事,會令人氣餒;太易而毋須技巧的,又會令人感到無聊;所以,選擇難度與個人技能匹配,有信心控制但又可接受其不可制的事,才能令人提起勁投入其中。
・全神貫注、樂在當下
當選好要做的事,就要摒棄周邊一切的騷擾,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沉浸其中。那一刻,時空會彷彿停頓了一樣,精神如野馬在寬廣的草原上自由奔馳,渾然忘卻自我,只懂享受當下。
・明確及時的回饋讚賞
全情投入的時刻,會懂得欣賞自己達到的成就,也會看到當下的不足而不斷改進。即時給予自己明確的回饋和讚賞,可令自己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同時驅使自己更積極求進,追求卓越。
![]() |
《心流》Flow的書藉封面(網絡圖片) |
無論工作還是休閒,不妨嘗試一下多讓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令生活洋溢著自我欣喜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