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錯失恐懼

經常查看社交媒體,不想錯過親友的最新動態;不敢缺席聚會,害怕自己不在場時會發生極具意義的事;擔心他人擁有比自己更棒的經歷;遇到小事也要分享到網絡上,極度渴望獲得親友關注⋯⋯

如果你也有上述的想法,對自己可能錯過了甚麼而心生焦慮,大概你也正在承受「錯失恐懼」之苦了。

「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由美國作家帕特里克.詹姆斯.麥金尼斯(Patrick James McGinnis)於2004年提出,當時他正在就讀哈佛商業學院,於日常的社交生活深受「錯失恐懼」的影響,啟發他以社會理論角度研究這課題,並撰寫著作。

人是群體動物,與人交流、獲取歸屬感是基本的精神需求,然而如果我們的自我效能、自我相關性和自主與自決性滿足度較低時,就很容易過分依賴社群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從而產生「錯失恐懼」。

隨著社交媒體、電子通訊工具愈益發達,令我們無時無刻都處身於虛擬與現實的各個社群之中,資訊量愈加龐大,促使我們更加擔心錯過了甚麼而跟不上步伐。

當「錯失恐懼」越趨嚴峻,我們更應學懂適時JOMO(Joy of Missing Out),享受「錯過的快樂」。

放下手機,專注當下的事情,告訴自己,就算錯過了最新動態也沒甚麼大不了,眼前的人和事才是最重要的,漸漸令焦慮減退,學懂享受此刻的樂趣。

培養獨處的興趣,除了與人交際,也要預留自我時間,做一些一個人也會獲得滿足感的事情,減少對社群的過度依賴,從而取得平衡,即使錯失了聚會亦不至過分擔憂。

建立健康界線,花心思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學會判斷自己甚麼想要、甚麼不想要,不必參與所有聚會、獲知親友最新狀況,或立即回覆訊息,確保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和恢復能量。

容讓自己「短暫逃離」,才不會被「錯失恐懼」所吞噬,擺脫社群焦慮的束縛,令生活變得更加輕盈。

 

 

 

關於作者 CK
多媒體創作人,「過好生活系」研習生,喜歡以文字、音樂、影像記錄所思所想,冀望有你共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