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與最後
潮流新店開張,總是人頭湧湧,急不及待嚐鮮嘗新;經典老店結業,往往長長人龍,把握機會緬懷一番。我們似乎都格外重視最初與最後的機會,至於平常的日子,每每視之理所當然,忘了也要好好珍惜。
![]() |
新店開張或老店結業,總會引來排隊人龍 |
愛新鮮,是人之常情。人有好奇心,喜歡嘗試新的事物,獲取新的體驗,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然而並不是每事每物都可以天天嘗新,也許會如經濟學的「邊際報酬遞減定律」,嘗過多次之後,新鮮感退去,滿足感消減,漸漸便覺得不外如是,變得麻木。
這時候,你當然可以選擇嘗試別的東西,然而如果是仍要面對的人和事,與其在納悶,不如試試找回「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心,再次以首次品嚐的心情去體會一切:觀賞精緻的賣相,嗅嗅散發的氣味,一口一口慢慢吃下,細細咀嚼,感受每顆味蕾觸及到的味道;說不定更能翻開封塵的回憶,重新體味一番。
如果依然感到鬱悶,則不妨加點新意,哪怕只是改了調味料,加了配菜,還是換了新的烹調方法,即使是同一道菜,也能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
![]() |
用初次的心情來品嚐常吃的菜,會帶來別番感受 |
有些事物我們會習以為常,認為永遠有下次,所以未必每次也認真對待、好好感受;親友可下次見面,樂園可下次到訪,事情可下次處理;但誰能料到,是否還會有下一次呢?
美國《內幕新聞》(Inside Edition)首席記者吉姆・莫瑞(Jim Moret)在事業高峰過後的人生低潮時寫了一本書《我生命的最後一天》,他嘗試將每一天也視作人生的最後一天,從而與內心展開對話,探問自己在最後的日子渴望做些甚麼,跟甚麼人見面,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這個想法與行動令他尋回了生活的動力,更從中學懂了感謝、寬恕、珍惜,懷著熱情度過無悔的每一天。
從吉姆身上我們又能否得到啟發?每次與親友見面也視作最後一次,感受相處的每分每秒,然後好好說再見;面對事物也當是最後一次,全情投入,盡己所能做到最好;這樣,即使真的是最後一次,也不會留下遺憾了。
![]() |
《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書本封面 |
面對重複平凡的日子,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重新發現,驚喜就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之中;面對變幻莫測的世事,每次也當作最後一次,才會懂得珍惜,盡情享受此時此刻,不帶半點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