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你emo了嗎?

「我emo了」常見於社交網絡,是年輕人的流行用語,到底在表達甚麼呢?

「emo」是「emotional」的縮寫,取其「情緒化的」意思,多指憂鬱、驚訝、不滿、不可思議等情緒湧上心頭,甚或表達百感交集、難以言喻的感受。

「我emo了」是一種情緒表達,沒有明確指明是哪一種情緒,需按情境與上文下理來解讀,亦因為「emo」可蘊含概括、模糊而多重的意義,減低了因流露特定情緒而遭人異議的擔憂,所以深受新一代網絡用家歡迎。

「emo」也是搖滾樂風的一種,於八、九十年代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開始流行,是從硬核龐克(hardcore punk)發展出來的情感化硬核(emotional hardcore),透過複雜的結他旋律,另類的編曲結構,反主流的歌詞,配以現場強烈情緒流露的表演方式,時而憤慨激動,時而潸然淚下,形成個性鮮明的音樂類型,對搖滾和龐克曲風影響持續至今。

在一般社交場合,我們都被期望只表現出友善正面的情緒,即使「emo」了,也要按捺,不可任意表露。如果過於情緒化地表達出來,破口大罵、哭哭啼啼、起哄尖叫,會被視為情商低、沒修養,於是我們都習慣將真實的情緒抑壓隱藏起來。

顧及工作、人際關係,藏起情緒無可厚非,但是過分抑壓,長久會不利於精神健康,容易導致情感麻木或突然爆發。

承認「emo」了是覺察自己情緒的第一步,如能更準確辨識是哪一種情緒,思索其成因,好好地表達感受,則能令情緒得以疏理;也可參考「emo」搖滾樂,透過音樂、藝術、運動等媒介,將壓抑的情緒盡情宣洩出來,排解內心的鬱憤,才不致情感淤塞或暴發。

如果「emo」了,就讓自己在安全的情境下「emo」吧,情緒能夠適切地流動,才可維持健康的身心。

 

 

 

關於作者 CK
多媒體創作人,「過好生活系」研習生,喜歡以文字、音樂、影像記錄所思所想,冀望有你共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