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的種類 (一)
27. Mar
Sun
俗語說「慈母多敗兒」(當然也包括慈父),意是指不分對錯寵溺孩子,會誤了孩子一生。
寵溺這回事,有物質性與非物質性之分。物質性很易理解。非物質性呢?就是指不分場合和對錯迴護孩子。
之前有次家庭聚會,朋友孩子約四年級,不懂綁鞋帶。我們都好言提起,你們兩夫婦經常不在港,早點令孩子有基本自理能力較好。朋友聽後卻反唇相譏:「唔識有咩所謂?而家好多鞋都唔使綁鞋帶㗎啦!」還東拉西扯了一些諸如「高踭鞋都冇鞋帶啦」之類的話。
乍聽之下還真有道理,的確很多鞋是沒有鞋帶的,但這與一個人懂不懂綁鞋帶是兩回事。其實孩子不懂綁鞋帶,絕對不是犯了錯,但朋友作為成年人和母親,則反應甚大,認為不懂也沒甚麼大不了,還為此指鹿為馬,這個細節,則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我最初以為是我們不知不覺間失言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朋友是那種任何人(包括學校老師、班組導師,甚至是其他長輩家人)說他孩子的不是或指出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曲意迴護,不辨真假對錯。
可惜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中,孩子根本學不懂分析事情,甚至分辨是非。他學懂的只是站台、是撐腰,卻無法對自己行為的輕重對錯有整全認知。
那麼,現代的慈母(當然也包括慈父)會怎麼做呢?
我們下一篇再討論。
(*圖片分別取自TMBD網頁 / TimeOut網頁 / McDull Youtube網頁截圖 / SCMP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