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向左走向右走(三)
16. Oct
Sun
前兩集都是向左走,一路向北,今日就讓我們向右走(即渡輪碼頭轉右),一路向西吧!
渡輪碼頭右轉沿大新海傍街向西行,經過長洲市政大廈不久便到達長洲的洪聖廟。此廟建於1813年(嘉慶十八年),用來供奉南海之神洪聖爺,這是繼北帝之後,村 民為了消災解難而請來的第二位神靈,祈求舟楫安全,風調雨順。廟宇脊頂有手工精細的石灣陶塑,每個公仔都栩栩如生,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本來傳統的中國建築講求對稱,可惜現時洪聖廟旁起了房屋,改變了對稱的格局。
![]() |
長洲中興街洪聖廟 |
![]() |
洪聖廟屋頂的石灣陶塑 |
再向西行至中興街大石口有另一個建於1865年(同治四年)的天后宮,供奉天后娘娘,相傳天后又稱「媽祖」,生於北宋年間,姓林,出生到滿月,不哭不啼,故取名默,後人稱為「林默娘」,長大後,有預測天氣變化的異能,救了不少出海的漁民。因此,後人朝拜天后,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后廟脊頂的石灣陶塑與洪聖廟一樣同具觀賞價值,2010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
長洲中興街(大石口)天后宮 |
![]() |
寫有「同治四年」立的復刻版橫扁 |
一直沿長洲西堤路便到西灣的堤岸,那裡有一個牌坊,內有小路指示往西灣天后宮及張保仔洞的方向。一不離二,二不離三,就先到西灣天后宮參觀。此天后宮歷史比之前幾個短,建於1929年,但廟內有兩面別樹一幟的山形牆,於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 |
長洲西灣堤岸 |
![]() |
小路通往西灣天后宮及張保仔洞 |
![]() |
長洲西灣天后宮 |
![]() |
天后宮的山形牆 |
西灣天后宮旁有一座名為「永勝堂」的建築物,別看它其貌不揚,是少有的道觀及自梳女宿舍,於1925年興建,主要供奉觀音,是長洲善信觀音借庫的地方,2010年被評為三級建築。
![]() |
長洲永勝堂 |
一口氣帶大家去了幾間長洲著名的廟宇,欣賞脊頂的石灣陶塑工藝,朝拜暫告一段落。下一集將帶大家回歸大自然,探洞觀石。
交通資訊:
渡輪:中環5號渡輪碼頭往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