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遊園探古
在冬季剛過,春回大地之際,加上和風輕拂,旭日綻放的日子,「遊園」實是一件賞心樂事。疫情肆虐下,慶幸仍有不少公園,可讓市民舒展身心,調整心情。不計主題公園,康樂文化事務處轄下有多個公園,各有特色,實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有益身心的好去處。
![]() |
冬季剛過 |
![]() |
春回大地 |
北區公園位於粉嶺和上水之間,佔地8.605公頃。公園於1990年啟用,整個公園包括兩個主要部分:第一期(靜態設施)及第二期(動態設施)。公園的第一期採用清代揚州式亭台樓閣的園景建築設計,中央部分是一個風景如畫的人工湖及人工瀑布。人工湖內植有幾棵落羽松,是每年賞落羽松的幾個地方之一。今年1月初曾到訪,可惜整個人工湖正進行裝修工程,未能進入。上個周日再遊,雖然沒有落羽松,但湖中樹木、涼亭、長廊的倒影,加上藍天白雲,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公園內亦不忘方便遊人打卡,擺放了設計好的影相位,將人、湖、亭、長廊連在一起。
![]() |
人工湖一景 |
![]() |
人工湖一景 |
![]() |
北區公園打卡位 |
沿著公園的第二期旁邊的新運路向上水方向直行,您可到達上水廣場及石湖墟一帶逛街,之後在港鐵上水站去你想去的地方。
又或者遊園後你可到鄰近的粉嶺圍參觀,粉嶺圍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彭氐家族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興建的圍村,圍村的綠磚圍牆設有門樓和更樓,現遺下的門樓、圍斗(西南)及圍斗(西北)的建築物已於2010年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此外,由於村民相信圍村面向魚塘有帶來好運的風水作用,所以在粉嶺圍內挖掘魚塘,令這個圍村更具特色。
![]() |
粉嶺圍 |
![]() |
粉嶺圍門樓 |
![]() |
粉嶺圍圍斗(西南) |
![]() |
粉嶺圍圍斗(西北) |
![]() |
粉嶺圍魚塘(前面就是北區公園) |
粉嶺圍的門樓前面,向著魚塘及北區公園,擺放了三株古炮,據圍村的歷史記載是於公元1669年(清康熙初年),廣東巡撫來上任時購買,用作保衛村民,防範寇匪。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新界,村民恐惹禍上身,故將此古炮埋藏於圍村的地基下。1986年8月21日,粉嶺圍拆卸重建,遂於其地基下挖起此三株古炮,視為圍村的珍寶,安放於門樓前作鎮守的象徵。
![]() |
粉嶺圍古炮 |
之後,你可走進粉嶺圍,經過圍村鄉公所向新運路方向走,沒多遠,你便見到另一個古蹟思德書室,書室是粉嶺圍彭氏的家祠。這所村校一直採用卜卜齋教學,至1936年才轉作津貼學校,名為粉嶺公立學校至1957年為止。除了教學外,每年農曆二月初五都會在書室舉行祭祖儀式。書室於2009年被評定為2級歷史建築。接著沿新運路向粉嶺方向走,再轉入粉嶺車站路便可到達港鐵粉嶺站。
![]() |
粉嶺圍思德書室 |
交通資訊:
港鐵:粉嶺站或上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