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情

美荷樓(三)

上回去完「豬肉檔」及「大排檔」場景打卡,今日繼續帶大家去其他場景,尋覓六、七十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狀況。

兒時所住的屋邨對面有一間潮州人開的「雜貨舖」,六、七十年代還未有超級市場,市民要購買簡單的日常用品及汽水、香煙、零食等便會去「士多」,而要處理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便會去「雜貨舖」購買。那時的價錢牌不是現時的阿拉伯數字,而是古代中國的「花碼」數字,這些數字源於蘇州,故又稱「蘇州碼字」,現時已完全被阿拉伯數字取替。

 雜貨舖場景
 
雜貨舖內大大小小的量器及漏斗

 

花碼數字
 

兒時喜歡去街頭巷尾的廉價理髮店「飛」髮,原因是有漫畫書(又稱連還圖)看。小朋友一般都是「陸軍裝」,「有咁短,剪咁短」,那就不需要經常花錢去理髮。理髮店一般都有一條旋轉的紅、白、藍三色柱,有人說它的由來是法國起義人士在理髮師的掩護下起義成功,因此理髮師被允許用法國國旗的顏色作為理髮店的標誌,信不信由你!

 

「飛髮舖」場景
 
等候「飛髮」時看連環圖的情境

 

小時候,長輩最喜歡帶我去飲廿四味,還說愈苦愈好,因此,經過涼茶舖都怕怕。後來到了讀中學時,涼茶舖經歷改革,新派的涼茶舖加入了冰凍的酸梅湯、火麻仁、竹蔗汁、五花茶等甜飲,加上有些涼茶舖更兼賣馬豆糕、紅豆糕、煎蘿蔔糕,甚至賣咖哩魷魚,將顧客群擴闊了很多。還有一些涼茶舖安裝了電視、入硬弊的點唱機等,涼茶舖便變成小型的電視節目放映院,或聽流行曲的場所。

 

涼茶舖場景

 

小時候,到戲院睇戲是基層市民一家人的大日子,我記得只有李小龍及許氐兄弟的電影才能一家大細到戲院觀看,然而,小朋友就算可以入場,一般都是坐爸爸的大脾,可以慳到一張戲票。那時的戲院場數固定,早場是中午12:30;正場是下午2:30、晚上7:30及9:30,而下午5:30為公餘場,方便上班人士放工後觀賞。那個年代睇戲最受歡迎的零食不是「爆谷」,而時戲院門口的碳燒魷魚或糖砂炒栗子。

 

戲院大堂場景
 



交通資訊:

港鐵:深水埗港鐵站D2出口

關於作者 James 莫漢輝
哲學碩士(社會學)
資深青年工作者、註冊社工、資深培訓導師,專長領袖培訓、公民教育、政策分析等,以及營運網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