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為何總對家人發脾氣?

明明在外能對人禮禮貌貌,但對著家人總是很容易發脾氣,心知這樣不對,卻又難以自控,到底為甚麼呢?

1.期望落差
我們會視家人為自己的一部分或延伸,希望家人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當家人的言行與我們的期望出現落差時,便很容易心生不滿,加以指責,而往往忽略了家人其實也是有別於自己的個體。

2.受壓反抗
另一方面,家人也同樣對我們有所要求和期望,因而產生了壓力,日積月累,過大的壓力很容易令我們造成反抗心理,以發脾氣作出抗衡,免於自己給壓垮。

3.缺乏諒解
由於家人之間的關係最為親密,我們總是假定了家人最能了解和體諒自己,當我們為家庭努力付出卻得不到認同,又或遇上不如意事時,發現他們並不理解,也不懂安慰自己,便會因為失望而激發了壞脾氣。

4.趨利避害
家人總給予我們安全感,覺得他們會包容一切,在他們面前毋須掩飾自我,可隨心顯露真性情。當在外受壓受氣而無法宣洩時,回到家中便對著家人排洪,將怨憤都發洩在他們身上,背後其實也有種趨利避害的想法,認為向家人發脾氣,他們總會原諒自己,不會有甚麼嚴重後果,成本是最低的。

5.不滿自己
美國心理學博士史提芬・史托斯尼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親密關係中的哈哈鏡」,我們看著家人就像對著一面鏡子,能從中看到自己,但這面鏡子有時是扭曲和誇大了的。我們從家人的言行中,看到「擁有缺憾的自己」,當要面對自己所討厭的一面,怨憤不禁湧上心頭而遷怒家人,藉此將「自己很差勁」所造成的內心壓力減輕,令自己好過一點。很多時候,對家人發脾氣,其實是不滿自己的現狀,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生氣。

雖然發脾氣有時是情感的釋放與修復,但所帶來的傷害往往難以預料,更可能沒法彌補,所以,我們不妨先想想,怎樣可以避免自己亂向家人發脾氣。

i.平息怒火
憤怒如火山般有時真的難以控制,因此我們要學習覺察,當知道自己即將會發脾氣時,可以試試美國心理學家歐廉·尤里斯教授提出的平息怒氣三部曲:一、降低聲音;二、放慢語速;三、向前挺直胸膛。也可刻意深呼吸,心裡默念讓自己放鬆的字詞,以降低怒火。又或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分散精神,防止憤怒升溫。亦可選擇暫時離開令你生氣的情境,找另一個空間讓自己平伏心情。

ii.尋找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湯瑪斯・摩爾認為「你要理解你的憤怒,最終才能觸及其核心。」當我們對家人心生怒氣時,不妨先想想「為甚麼我這麼憤怒?」嘗試找出背後的原因,然後著手解決事情。有時一個簡單的提問,就能讓我們的怒火稍為降溫,回復理性,懂得對事不對人,這樣才不會因為一件糟糕的事而引發出更多糟糕的事,傷害最不該傷害的人。

iii.角色扮演
如果你能對外人表現忍耐,就在想對家人發脾氣的一刻,試試將家人當作是「外人」,然後以相應的態度對待他們。聽起來很滑稽吧?但是「角色扮演」正正能令我們因著「身份轉換」而帶動「心態轉換」,最終作出不一樣的表現,說不定就此化解一場脾氣爆發的災難。

iv.尊重溝通
即使是最親密的人,對方也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可能需要調節自己的心態,不應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們身上,也不應全然被對方的言行所影響,要懂得設限,給予彼此寬一點的心理空間,學習接納自己和對方的不足,也尊重彼此對事物不同的看法,以及所作出的決定。多一點傾聽、多一點易地而處,多一點平心靜氣地溝通,也許就能少一點誤解,少一點怨憤,少一點脾氣。

我們總期望家人之間充滿愛,現實卻往往是千絲萬縷糾纏不清;但如果我們也希望能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就得先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以耐心、寬容、平和、友善的態度,與家人建立一套良性的溝通方式,令大家相處得愈來愈輕鬆舒服。

 

 

 

關於作者 CK
多媒體創作人,「過好生活系」研習生,喜歡以文字、音樂、影像記錄所思所想,冀望有你共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