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抱怨・抱抱怨

遇上不如意事,心懷不滿,指責他人,抱一抱怨是常見的事。我們喜歡抱怨,卻不愛聽別人抱怨,這種矛盾的心理,到底有甚麼啟示呢?

心理學認為,當我們「現實中的自我」沒法達成「理想中的自我」時,便會出現「自我認知失調」,心裡就會冒起負面的感受;然而現實有時難以改變,我們也傾向堅持「理想自我」,於是乎透過「抱怨」,來宣洩心中的焦躁和不滿。

「抱怨」除了能紓緩負面情緒,其實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我們常會利用「抱怨」來說明自己的底線或願望,例如小朋友向家長抱怨功課太多、遊戲時間太少,情侶之間抱怨節日收不到禮物等,其實都是希望能夠改變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

有時候,「抱怨」也可以是炫耀,表述自己身處多困難的環境、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幾多委屈,但仍能堅忍著,暗示自己擁有驚人的耐力,從而希望獲取別人贊同,甚至艷羨。

初次聽到友人抱怨,我們或會因為對方「揭露深層自我」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同時會心生同情同理,甚至會就著問題提供意見,希望能為對方解困;然而通常的劇情發展,就是友人對你的建議一一回絕,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向你抱怨同一堆事,彷彿他們能從中獲得快感,不願捨棄身處的窘境;可是人的耐性始終有限,漸漸地,你會對這友人心生厭倦,甚至會刻意躲避,不再想被那股「怨念」纏繞。

經常抱怨,更可能會造成「自我應驗預言」,就算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差,也會因為你的思想影響你的行為,令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而抱怨的對象聽多了你的怨言,腦海接收重覆的負面資訊,也可能會不自覺變成你所說的那樣;最後真的「好的不靈醜的靈」了。

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停止抱怨的方法,就是先在一邊手戴上手環,一抱怨就將手環移至另一邊手,如此類推,直至手環能夠戴在同一邊手持續21天,那麼你便會養成不抱怨的習慣。這個行動能令你覺察自己注視負面事物的時刻,從而逐步減少,轉而更專注於你所渴求的及有能力改變的事物上,這樣才能營造快樂幸福的人生。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愛抱怨的人,其實「找問題」能力很強,可以察覺到常人無法發現的難處。而「抱怨」不應是「終點」,而應該是「起點」,發現「問題」後,不能怪在一個無法改變的因素;如能在自己身上發現問題源頭,是「自省」;如於外在人事物找到因由,則為「檢討」;隨後便要設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令事情變好,不再陷於「抱怨」的惡性循環。

如果能做到「不抱怨」,那當然值得慶賀;即使仍會「抱怨」,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抱怨時,不妨先給「怨念」一個「擁抱」,表示諒解,紓緩內心負面感受,然後便著手解決抱怨背後的問題根源,這樣「抱抱怨」就來得有意義多了。

 

 

 

關於作者 CK
多媒體創作人,「過好生活系」研習生,喜歡以文字、音樂、影像記錄所思所想,冀望有你共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