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怎麼了
14. Feb
Mon
嬰孩餓了會哭,因為無法自理,唯有以哭聲引來注意,希望有人餵哺;人大了,餓了不會哭,因為我們已有能力滿足口腹之慾,隨便發洩情緒只會遭人側目,並不符合社會規範。
漸漸地,我們學懂將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藏在心裡,喜怒不形於色。日子久了,甚至築起了一道心牆, 連自己也難以察覺内在的渴求。
![]() |
![]() |
嬰孩以哭聲呼喚求助 | 人大了,習慣藏起情緒 |
沈可尚執導的紀錄片《幸福定格》拍下了不同夫妻的對話,一位中年教授妻子憶述,平日彬彬有禮的丈夫忽然在自己面前發狂,拿著椅子亂摔,妻子雖然很驚慌,但卻沒有生氣,反而明白丈夫承受四方八面的壓力,沒法在外面發泄,只能在家中洩洪,將丈夫的怒憤視為「求救信號」,需要她伸出援手。
美國俄勒岡城911報案中心接線員Tim Teneyck接到一名女子來電叫薄餅外賣,連番詢問下她仍堅持沒有打錯電話,還詳細說出想要薄餅的款式和送貨地址,Tim聽出了弦外之音,機智地巧用是非題了解情況,獲取所需的資料,並派出警察到她提及的地址提供協助,最終逮捕了禁錮她和母親的施暴者。
![]() |
![]() |
《幸福定格》電影海報(網絡圖片) |
叫外賣「薄餅」,其實是求救信號 |
住在心牆内的自己,也許如中年教授一樣只懂得發狂叫喊,也許如報案女子一樣只能言不及義,也許如真空的瓶子安靜得不發一聲。如果我們還沒有能力拆掉心牆,不妨時不時敲擊牆壁,令心聲迴響,聽聽說說自己怎麼了,透過對話正視內在的需要和訴求,重整生活。或許,這道牆不再是隔閡,而是成了我們與內心孩子的連繫。
![]() |
![]() |
拆不掉心牆,不妨敲擊牆壁,令心聲迴響 |
正視內心的孩子,才更明白自己的需求 |
(*部分圖片取自《幸福定格》電影海報)